·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民乐古曲 > 最新资讯 > 正文
创新与创造,让扬琴艺术在美育中发扬光大
2022-08-10 21:46:00 发表 | 来源:Music Weekly


 

8月3日下午,位于北京中关村南大街的湖北大厦里飘荡着悠扬的琴声与观众的欢声笑语,国民音乐教育大会之“新时代的大众扬琴艺术”分会场系列活动在此举行。北京“小茉莉”扬琴艺术团展演、中央音乐学院“茉莉花”扬琴重奏团首演作品展演、新时代扬琴发展圆桌论坛、“茉莉”系列低音扬琴首秀以及世界扬琴前沿信息分享/时空对话抖音扬琴主播陆续推出,精彩纷呈的演奏、对扬琴发展的真知灼见、国际扬琴艺术的前沿信息分享以及抖音直播交流,让现场的琴童与家长以及音乐爱好者们大饱耳福,获益匪浅。

 

展现教学成果

大小“茉莉”竞相绽放


 

活动一开场,北京“小茉莉”扬琴艺术团的小朋友们倾情演奏了青年作曲家陈芸芸编曲的《吉米,来吧!》《巴赫遇见贝多芬》《童谣联奏》,以及《永远同在》(木村弓作曲、冯汝媛编配),周杰伦《青花瓷》、久石让《菊次郎的夏天》(叶钰昭编配),《匆匆那年》(梁翘柏作曲、孙小松编配),《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刘力改编)。优美的旋律让观众陶醉,热烈的掌声不断。

中央音乐学院“茉莉花”扬琴重奏团以精湛的技艺呈现了多首原创作品,包括青年作曲家张诗乐创作的扬琴五重奏《丝路·茉莉》、陈芸芸创作的扬琴二重奏《天秤座》、中央音乐学院青年作曲家李博禅创作的扬琴四重奏《润雨》、孙小松编曲的扬琴六重奏《意大利风情》。

“‘小茉莉’的演奏很有气势,音准、节奏精准,音色结实、饱满,呼吸配合也非常好。很难想象,这些孩子最大只有11岁,《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这样高难作品都是背谱演奏。央音‘大茉莉’的演奏技艺精湛、成熟、优雅,充分展现了刘月宁教授以及‘茉莉花’乐团和京城校内外扬琴艺术教育联盟团队杰出的教学成果。”在现场观看演出的首师大音乐学院扬琴副教授陈凤玲表示,作为博士生导师,刘月宁教授能够投身扬琴的学前、幼儿、青少年教育,探索扬琴艺术人才培养“大、中、小一体化”新模式,非常可敬。多年来,刘月宁教授培养了不少青年专业扬琴演奏家和艺术教育工作者,为推动中国扬琴事业在新时代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力推原创新作

丰富扬琴艺术内涵


 

在新时代扬琴发展圆桌论坛,专家们为扬琴发展献言献策。

现代出版社音乐事业部副主编张红红从自己策划、出版音乐书籍的经历体悟到,我国的国民音乐教育水平不断提高,音乐教育从幼儿园、小学的启蒙阶段到中学、大学之间的衔接也越来越紧密;以扬琴为代表的中国民族器乐受到越来越多关注。未来,要继续推动民族音乐发展,不仅需要演奏家的努力,还要有专业创作群体的大力支持,她呼吁,作曲家们为扬琴多创作好作品。

创作过扬琴独奏曲《鸟之舞》《天空》两首经典作品的指挥家、作曲家杨春林,以及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张纯表示,扬琴音域宽广、音色优美,形状大小很适合中国人演奏,今后将努力多为扬琴创作新作品。

曾创作无调性扬琴重奏作品《衮雪》的香港作曲家陈锦标表示,最近几年接触了刘月宁教授的“茉莉花”重奏团、“小茉莉”艺术团之后,不仅非常惊讶地发现其高超的演奏水平在国内外当属绝无仅有,同时,自己对扬琴这件乐器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扬琴表现力非常丰富,上手相对容易,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可以学习演奏,发展潜力很大,未来将继续探索为扬琴创作不同风格类型的新作品。
 

研发新乐器

助推扬琴艺术发展


 

人们对扬琴音色的固有印象大多为“清脆、清澈如淙淙泉水”,然而,在当天活动现场展现的一台“茉莉”低音扬琴,声音醇厚、深沉,让观众惊叹,大家纷纷上前试奏。这台低音扬琴的造型与Jelly、Molly两款扬琴大体相似,琴体长一些,共鸣箱体也大些;音位排列合理、半音齐全,音域达两个八度,可顺应常规演奏法,加上琴弦的改良,使音色更为低沉浑厚有共鸣。低音扬琴的体积在组合中比例和谐,不突兀,不庞大笨重,实现了业界对低音扬琴音响效果的期待。

“在扬琴室内乐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从未停止对扬琴声响的探究,新产品不断涌现。例如,之前研发的便携式“茉莉”系列扬琴更适合大城市家庭,对家长和孩子来说,很有吸引力。最近将推出专利产品“茉莉”系列低音扬琴,它集演奏家和厂家多年心血研制而成。低音扬琴第一专利人刘月宁表示,低音扬琴为并排双踏板制式,有鲜明的造型设计和很强的专业性;击弦工具 (低音琴竹) 目前还在研发中,不久将面市。
 

借助新媒体

广泛实现美育功能


 

“音乐厅的座位是有限的,但音乐会线上直播的观众可以到达上百万甚至千万,传播力很强。”中央民族乐团扬琴演奏员周婷婷最近在抖音与央音民族室内乐团演奏员叶钰昭合作扬琴四手联弹,第一次直播就有10万以上观众,很多观众在线上兴奋地留言:没想到扬琴还可以这样演奏,没想到扬琴这么好听,完全打破了之前自己对扬琴的固有印象。

中国音乐学院中国乐派国乐团扬琴演奏员冯汝媛表示,在当下,年轻演奏家除了提升专业技能,也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运用新媒体、新语言来传播扬琴艺术。比如,许多观众是通过电影《闪光少女》认识扬琴这件乐器的。如果利用好影视、线上短视频平台等多媒体推广扬琴艺术,兼具专业性和娱乐性,效果会很好。

“多年来,刘月宁与伊朗、印度、匈牙利、瑞士等不同体系的扬琴艺术大师、教育家们合作举办系列活动,在世界范围分享中国扬琴艺术,在跨文化交流方面作出了很多贡献。”中央音乐学音乐孔子学院办公室副主任张乐心分析,扬琴有天然的跨文化交流特性——欧洲、西亚,以及印度、中国等国家都有扬琴,这些不同种类的扬琴具有共性也有不同个性,因此,中国扬琴既可以纵向地向年轻一代传播,也可以横向地向全世界传播、交流,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北京丰台区少年宫东区艺术幼儿部器乐教研组组长王晶认为,扬琴在美育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学习扬琴等中国民族器乐的孩子越来越多。扬琴艺术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各个年龄段的孩子都可以学习,学扬琴越早越好,对于提升艺术素养大有裨益。

 

FROM: Music Week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