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音论曲谱 > 音乐论文 > 正文
论唐诗中的“笛”
2015-11-25 10:29:56 发表 | 来源:赖炜明
摘  要   综观有唐一代诗歌,所有关涉乐器的诗作中,除古琴外,诗人们吟咏最多的就是笛。笛被唐代诗人不断拈入诗歌中加以表现,并在不断地演绎中被赋予丰富的内涵和外延。而笛与唐诗之间的影响又是相互的,笛之于唐诗也发挥着不容忽视的艺术功用,在笛声、笛曲以及与笛有关的典故等方面对唐诗的情感表达、意境构筑、诗歌题材的拓展以及唐诗的传播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此外,“笛”作为一意象被诗人拈入诗歌,也染上了时代气息和诗人的主观心绪,从这些写笛的唐诗中,我们也可以体会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诗人的时代心态和创作心理。
关键词   唐诗 笛 笛声 笛曲 笛典



 
中国是一个诗与乐的国度,诗歌与音乐自古就有着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正如吴相州先生所言:“从诗的本质看,诗需要乐,诗待乐而升华,而传播,而实现感人心的价值。”①诗人往往在创作中融入音乐元素使诗歌产生更为动人的艺术效果。而这类关涉音乐的诗歌便成为我们不可忽视的文学现象。在诗歌风华绝代的唐代,诗中有乐的现象更为突出。略览《全唐诗》,其中有大量涉及音乐(包括乐声、乐器、舞蹈等)的诗作,琴、瑟、角、笛等众多乐器亦如繁星般点缀在字里行间。某些乐器更是突破了单纯的乐器这一范畴,而和诗人的创作情感和心理紧密结合在一起,作为被赋予了内涵的独立意象进入了创作者的诗作中,成为构成全诗意境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诗歌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其中较为突出的便是笛。据笔者粗略统计,《全唐诗》中涉及到写笛的诗作约有240首之多(其中不包括羌笛诗40首)。可见,笛“绝非作为诗歌偶尔被涉及的对象而存在”。笛之于唐代诗人,不仅仅是娱情悦性的风雅之物,还是诗人审美情感升华的催化剂和诗人情感沉淀的附着体,其内涵已大大超出“物”本身,无论是笛声、笛曲,还是笛典,笛从众多方面被包容入诗,又以其独特的魅力为唐诗添了色彩和味道。
 
笛声与唐诗
 
在唐代涉及写笛的诗作中,笛声作为独立的音乐意象进驻了唐诗,进驻了诗人的情感世界。诗人们多闻笛而起兴,将自己一时一地的情感融入其中,构成了笛声在唐诗中意味的不断拓宽,同时也促成笛声意象内涵的不断丰富。而笛声作为一种听觉意象,能够深化某种特定的意念,加深诗人的感触,在诗人审美情感的兴起和升华中起了激发、催化作用,进而融入到全诗的意境里,成为诗歌审美意境构筑所不可或缺的意象,并在一定程度上使诗歌意境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灵境,丰富了唐诗的表达手段和艺术效果。
笛声作为意象有其特殊之处。它没有具体的形体,“只是一种抽象化的形态,一种观念上的意象,也可以说是审美心象。”②它所蕴含的内容是“随诗人所面对的艺术空间和特殊情感而定的” ③。唐刘孝标《咏笛》诗云:“凉秋夜鸣笛,流风韵九成。调高时慷慨,曲变或凄清。证人怀离绪,邻人思旧情。幸以知音故,千载有奇声。”④可谓对笛声意象内涵的最早阐释。而今再分析,其意象内涵大致可分为征人游子思乡、感时伤事、思妇念远、送友惜别、田园情趣与隐逸情怀这几类。在表现不同主题的诗歌中,笛声以不同的情貌出现,深化诗人的情感,影响诗歌意境。
抒征人戍卒、游子羁旅的闻笛怀乡思归之情愫是唐诗中笛声意象的一个主要内容。笛音悠扬,穿透性强,传播极远,远在边关异乡的征人游子或借之以寄思,或对之而兴叹。笛声对于他们或许是种慰藉和关切,或许更添愁绪,笛声的加入更突出了征人置身偏远异地、内心孤寂凄凉的特殊环境和感受,同时也使诗歌的情感开阔而深沉,带着一丝慷慨的悲凉。“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王维《横吹曲辞·陇头吟》)凄清的月夜,荒凉的边塞,在这里服役的陇上行人正在用呜咽的笛声寄托自己的愁思。关西老将驻马听笛,怕是这凄凉的笛声也触动了他内心的情感而忍不住老泪纵横。征人的无边悲凉借笛声表现了出来。又如李益《从军北征》:“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明看。”首句点出了行军的环境,营造了一种壮阔的气氛。而以横笛在军中此吹彼和《行路难》这一备言世事艰辛及离情悲伤之意的曲目,使征人闻之起思乡之情,却只得望月怀远,幽怨的笛声中也浸染了乡思难寄的悲凉之感。再如“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琵琶出塞曲,横笛断君肠。”(李颀《古塞下曲》)等皆是借助笛声这一意象浓缩了军事之思乡情怀,而笛声又与其它意象一起,推动了诗情,烘托了诗境。闻笛思乡的还有寄居异乡的游子,“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诗人巧借弥散在洛阳春夜饱含离愁别绪的笛声表达了去国怀乡的悲愁。
感时伤事是中国文人的一大“文人病”,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据着相当的地位。其内容具体而言有以下几个方面:或寄无倚伤怀之心绪,或抒伤春悲秋之情怀,或感战争别离之残酷,或诉谪迁失意之不平,或怀古追远,或思友念故。在这些涉及写笛的诗作中,感时伤事亦是不可或缺的一大题材,诗人或因笛声而起此情怀,感于心而形于诗,或在抒此情怀之时以笛声点缀其中升华感情,深化意境。因此,笛声这一音乐意象自然也被赋予了感时伤事的意味。寄无倚伤怀之心绪的有韦庄《夜景》:“满庭松桂雨余天,宋玉秋声韵蜀弦。乌兔不知多事世,星辰长似太平年。谁家一笛吹残暑,何处双砧捣暮烟。欲把伤心问明月,素娥无语泪涓涓。”整首诗中,诗人因何而伤感并未说明,但句句都透着一种无言的、难以消解的惆怅之意。此时听闻笛声,它从何处而来无从知晓,但它却让听者心中更添迷惘和伤感。笛声这一音乐意象同秋雨、暮烟、明月等景物融合在一起,又与乌兔等想象之物交织在一起,使全诗意境显得哀婉而幽怅。再如李商隐的《夜冷》等也表达了这一主题。
抒伤春情怀的如张乔“剪雨裁烟一节秋,落梅杨柳曲中愁”(《笛》)笛子奏响离曲,其声悲苦哀怨,全诗盈漫着伤春惜别之情。
写悲秋之绪的如赵暇“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长安晚秋》)、罗隐“风急几闻江上笛,月高谁共酒家楼”(《秋日愁张特玄》)、沈彬“秋含砧杵捣斜阳,笛引西风颢气凉”(《秋日》)等。
感战争别离之残酷的如杜甫“他日伤心极,征人白骨归”(《秋笛》),写战争造成边疆战士和家人生离死别的残酷,笛声使全诗感情和意境凄凉深沉。
诉谪迁失意之不平的如李益“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沾衣”(《春夜闻笛》)写春初至,夜犹寒,军中有人吹笛,仿佛在呼唤春回大地,而此情此景此笛声,摧折着被贬之人,使他不禁渴望回归故里,却又欲归不得。抒发了诗人对政治上遭遇冷落的不平之气。笛声中有无尽的怨望,含难言的惆怅。再有郑谷“离夜闻横笛,可堪吹鹧鸪”(《迁客》)、刘长卿“只怜横笛关山月,知处愁人夜夜来”(《罪所留系·每夜闻长州军笛声》)等都巧借笛声而发不平之感慨。
而感时伤事中怀古追远、思友念故这两方面内容虽也借笛声加以演绎,但诗人更多的是化用与笛有关的典故来表达,笔者在“笛典与唐诗”中会展开论述。
可见,表达感时伤事这一主题的笛诗意象内容丰富,诗人多是闻笛而生情而发感慨,凄冷的笛声唤起了他们绵延不尽的情思,并随笛声尽相交织在一起,显得格外悠长而凄凉。
表达思妇念远也是笛声意象的重要内涵,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施肩吾的《夜笛词》:“皎洁西楼月未斜,笛声寥亮入东家。却令灯下裁衣妇,误剪同心一半花。”月亮这一景最易引起人的思念之情,更何况又听到无端的笛声,坐在灯下裁衣的少妇内心突然触动,竟误剪了手中的活计。这一细致入微的描写表现了少妇对出门在外的家人的思念之情,而笛声意象也使全诗意境浪漫而唯美。
笛声也常常响起在送别友人之时,“远听江上笛,临殇一送军。还愁独宿夜,更向郡斋闻”(韦应物《听江笛送陆侍御》)、 “泪逐劝杯下,愁连吹笛声”(杜甫《泛江送客》)、 “横笛声转悲,羽殇酣欲别”( 钱起《送薛判官赴蜀》)等都是在送别友人之际,笛声响起,加重了离别时的悲伤之情,诗的意境也哀婉深沉。
田园清趣、隐逸情怀也是笛声意象被赋予的重要内涵。在表现山村风情、歌唱乡村生活的自由、闲适之时,诗人们常常会写到牧笛、村笛。如“牧笛自由随草远,渔歌得意扣弦归”(韩偓《汉江行次》)、“草接桥牛笛近,日衔村树鸟行分”(廖匡图《赠泉陵上人》)等。此时的笛声带有一种闲适、悠扬的色彩,而诗歌欲表现的农村生活的闲适自在和安宁欢乐离不开它的渲染和烘托。然而,有些诗中,笛声的意蕴远不止于表现田园清趣,它还象征着一种隐逸心态。以刘兼《登楼寓望》为例:“背琴鹤客归松径,横笛牛童卧蓼滩。”这横笛的牧童卧于蓼滩,与背琴鹤客的归于松径恰好构成一个归卧的主题,这无疑是隐逸心态的象征。还有“卧牛吹短笛,耕却傍溪田”等诗中,诗人借牧童吹笛来抒发隐逸之志,笛声的悠扬、清脆的音色特点使它有种超脱世俗的意味,而这一“脱俗”笛声更能寄予抒发隐逸情怀。
笛声中有诗,诗中有笛声。清扬的笛声中挟带着诗人更多在某一特定时间、特定地点所兴发的敏感情思。此处和彼处的笛声都烙上了特定的内容,具有了丰富的内蕴。笛声也兴发诗情,寓示诗情,传达诗情,它已经成为唐代诗人性情的一个生发点,已和诗人的心灵相契合,作为心灵化的意象融入诗歌中,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唐诗的表现手段,使读者眼前有景,耳中有声,心中有思。
 
笛曲与唐诗
 
笛被唐诗表现并影响唐诗的第二个方面是笛曲。笛曲本身就是笛声,但考虑到唐诗中对单纯的笛声和特定的笛曲的表现和演绎情况并不相同,而二者给诗歌带来的影响也不同。故将笛声与笛曲分开论述。对唐诗影响较大的笛曲有《折杨柳》、《梅花落》以及《关山月》等。
《折杨柳》,古横吹曲名。传说汉代张骞从西域传入《德摩诃兜勒曲》,李延年因之作新声二十八解,以为武乐。魏晋时古辞亡失。晋太康末,京洛有《折杨柳》歌,辞多言兵事劳苦。南朝梁、陈多为伤春惜别之辞,也有怀念征人之作。可以说,在唐朝之前,各种《折杨柳》乐歌所表达的内容有很大不同,还未形成一个比较集中的、能为世人所普遍接受和表现的主题,而时至诗乐兴盛的唐代,《折杨柳》被不断的演绎并形成了较为一致的特定内涵。它常常和“折柳”习俗和典故同时被表现,来抒写离别之苦和思乡之情。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指出:“(杨柳枝词)盖即古(横吹曲)之《折杨柳》,其词托意杨柳以写离情,或感叹盛衰。”⑤这可谓是对笛曲《折杨柳》在唐诗中表现特点的精妙概括。卢照邻、沈佺期、崔湜、李白、李益、李商隐、王建等许多唐代诗人的诗作中都涉及过这一笛曲,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寂静的夜里回荡着《折杨柳》的曲音,这一饱含伤离惜别之意的笛曲勾起了游子的怀乡之情,《折柳》为全诗点睛之笔,也是“闻笛”的题义所在。
《梅花落》属乐府横吹曲调,传为西汉李延年所作。别名《落梅》、《落梅花》、《大梅花》、《小梅花》等。从南北朝时期开始,横吹曲《梅花落》又被称为笛曲《梅花落》。诗歌涉及《梅花落》的历史可追溯到鲍照:“中庭杂树多,偏为梅咨嗟。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寒风,徒有霜华无霜质。”⑥作者借梅花托物明志,表明了自己不愿顺随俗流和坚定不拔的志趣。《梅花落》由此具有了代表坚贞高洁之品质的意味。而后吴均、徐陵等都将其涉入诗歌来托物自喻、感慨抒怀。至唐代,笛曲《梅花落》在市井流传更广,成为诗人墨客经常歌咏的对象,以致出现了“落梅、芳树,共体千篇”的盛况。笛曲《梅花落》丰富了唐诗的内容和表达手段,同时在被吟咏唱诵中也具有了更丰富的内涵。“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诗人借《梅花落》渲染愁绪,描绘出与冷落的心境相吻合的苍凉景色,语近情遥、含吐不露”,含蓄却有力地表达了去国怀乡的悲愁情绪和自己清白高洁之志。“梅岭花初发,天山雪未开。雪处疑花满,花边似雪回。因风入舞袖,杂粉向妆台。匈奴几万里,春至不知来。”(卢照邻《横吹曲辞·梅花落》)《梅花落》在这首诗里则是另一种意味,思妇见梅花开放而联想到天山的雪未消融,天山冬雪被想象成落下的梅花,而初开的梅花如雪一般在眼前。虚实结合,表达了女子对远在万里之外的征人的无限思念。《梅花落》便也蕴含了伤别怀人之意。
《关山月》,也称《关山》,笛曲名,是横吹曲辞中最富有诗意的乐府旧曲,《乐府解题》云:“《关山月》,伤离别也。古《木兰诗》曰:‘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按相和曲有《度关山》,亦此类也。”可见笛曲《关山月》主题为抒发离别之情。在唐诗中,诗人常借它来集中抒写征人怀乡思归的乡恋之情和对战争的思索感悟。
总之,唐代诗人常借被赋予特定风貌和情蕴的笛曲来表现一种情绪,一种氛围,而笛曲是这种情绪和氛围被表现得恰到妙处。正所谓“曲终时引肠断声,中有千秋万古情”。
 
笛典与唐诗
 
典故一词,最早出现于《后汉书》,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典故被广泛使用,其外延不断扩大,含义不断丰富,被人们给予多种诠释,对典故的定制也没有最终的定说,但《辞海》对“典故”的解释“基本上能够反映典故所特有的本质属性”,它认为典故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⑦。在诗歌创作中,诗人们也多用具有某一喻指的典故来表达一定的思想,典故的运用增大了诗词表现力,使诗歌在有限的词语中展现更为丰富的内涵,增加了韵味和情趣,委婉含蓄。《全唐诗》中的许多诗歌都引经据典来阐发诗意,其中便有笛典。与笛有关的典故主要跟蔡邕、向秀等人有关,即柯亭笛、山阳笛。
  柯亭笛,亦称柯亭竹、桓伊笛、桓郎笛,或简称柯亭,是中国古代有名的笛子,其典故内涵与蔡邕、桓伊有关。正史(《嘉庆山阴县志·古迹》)记载:“汉末蔡邕避难会稽,宿于柯亭,仰观椽竹,知有奇音,因取为笛。”柯亭笛是蔡邕的知音,于是,议郎走南闯北,携带在身。忧己之忧时,吟出自己的艾怨凄切;乐人之乐时,吹出江南的秀丽风光。蔡邕的身份、经历以及他在逃亡生涯中的志士之悲等使柯亭笛具有了一种潜在的文化意蕴。诗人常借此抒发遇合感慨。如胡曾的《咏史诗·柯亭》便是如此。
而与柯亭笛有深厚关系的,还有东晋名将桓宣族子,有“笛圣”之称的桓伊。《晋书》〈桓伊传〉载桓伊“善音乐,尽一时之妙,为江左第一,有蔡邕柯亭笛,常自吹之。”而他为王徽之作“梅花三弄”的故事则又为柯亭笛添了文化内涵。《晋书·列传五十一》和《世说新语·任诞第二十三》里都曾记载了这段故事: 王徽之应召赴东晋的都城建康,所乘的船停泊在青溪码头。恰巧桓伊在岸上过,王徽之与之并不相识。这时船上一位客人道,“这是桓野王(桓伊字野王)。”王徽之便命人对桓伊说:“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桓伊此时已是高官贵胄,但他也久闻王徽之的大名,便下车上船。桓伊坐在胡床上,出笛吹三弄梅花之调,高妙绝伦。吹奏完毕,桓伊立即上车走了。宾主双方没有交谈一句话。 桓伊既敦和又风雅,而王徽之狂狷且博闻,二人相会虽不交一语,却能相交互赏。晋人之旷达不拘礼节、磊落不着形迹,由此事可见一斑。柯亭笛自此意蕴更为深厚,诗人常把自己与他人的交往比喻成桓伊与王徽之的交往,从而含蓄而又巧妙地赞赏对方的风流气度。如杜牧的《寄珉笛与宇文舍人》等皆有对这一典故的藏用。
山阳笛又称邻人笛,源于向秀的《思旧赋》。南北朝时期,“山阳”为魏晋之际竹林七贤旧游之地。七贤中的嵇康被司马氏杀害后,向秀重过旧居,听到邻人吹笛,因而想到昔日游宴之乐,乃作《思旧赋》,其《思旧赋》曰:“昔李斯之受罪兮,叹黄犬而长吟。悼嵇生之永辞兮,顾日影而弹琴。托远遇于领会兮,寄余命于寸阴,听鸣笛之慷慨兮,妙声绝而复寻。停骂言其将近兮,遂援憾写心。”⑧其中饱含着追思旧友的悲痛以及对黑暗社会的控诉,邻人笛则是这些深意的曲折寄托。此后,文人们不断对其演绎发挥,思友悼故成为其主要内涵。《全唐诗》中有多首与邻人笛有关的诗歌,闻邻人笛感音,追思旧友成为唐代诗人在悼友怀旧之时常用的表情模式。如钱起《哭曹钧》、何逊《伤徐主簿》、刘禹锡《伤愚溪》等皆是化用此典故来表达悼念友人的沉重、无奈、伤痛之情,而邻人笛那独有的深意又增添了凄凉哀怨之感。
而不论是柯亭笛还是山阳笛,笛典在唐诗中被加以演绎,以其独有的文化内涵增大了唐诗的表现力,使唐诗在有限的词语中展现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增加了韵味和深意,含蓄蕴藉,曲折委婉。
 
笛的时代气息
唐诗在它三百年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艺术追求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自然段落。一般人将唐诗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在这四个时间段里,受历史时代和诗歌自身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各个时代的诗歌散发着与历史背景相应的时代气息,也折射出彼时文人的情貌心绪。而诗歌中的意象作为诗人“内在情绪或思想与外部对象相互熔化、融合的复合物”⑨,自然也在一定程度上凝聚并反映着诗人的主观心理和时代的客观风貌。笛这一意象便是如此。在唐朝初、盛、中、晚四个时代中,笛并不是以一成不变的面貌出现。它或者形制发生了变化,或者和其他意象一起倾诉着不同的诗情,渲染着不同的诗境,而这与诗人的思想、境遇以及社会现实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从这些诗歌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时代气息和诗人们的时代心态和创作心理。
最能阐释这一点的是牧笛在晚唐诗歌中的出现。牧笛,即牧童所吹之笛,常与牧童形象一起表现心态的自由闲适和隐逸情怀。综观唐代的这些写笛诗,晚唐以前的唐代诗人并未涉及牧笛,直至晚唐,由于战祸连年,很多诗人倾向于隐逸山林田园,这时牧笛逐渐出现在文人的诗歌中。如“牧笛自由随草远,渔歌得意扣弦归”(韩偓《汉江行次》)、“卧牛吹短笛,耕却傍溪田”(崔道融《牧竖》)“骑牛不顾人,吹笛寻山去”(成彦雄《村行》)等。晚唐时,朝政腐败,文人仕进无路,“怀着避世心理,追求淡漠情怀与淡漠境界”,牧笛声声,闲适悠扬,脱离俗味,而牧童生活的自由自在也常引人遐想,“诗言志,声传情”,诗人们不免会把自己的隐逸之志借牧童吹笛抒写出来。
此外,同是边塞笛声,由于诗人所处时代和人生境遇的不同,笛声所渲染的情感和意境也不尽相同。盛唐边塞诗中的笛声更多地体现出的是一种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和英雄气概,尽管也有乡愁,但更多的是将士们对戍边的重大责任的理解,即使悲壮苍凉也绝无衰竭颓唐之音,带着一种豪气和洒脱。如“上将拥旌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岑参的这首《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描写了笛声中军队英勇进发的情形。而在中唐边塞诗人李益的诗中,笛声凄凉幽怨,已无盛唐之音。如他的《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全诗意境笼罩在荒凉凄冷之中,笛声哀怨,气氛冷落,空荡、孤寂,那种卫国立功的英雄气概已黯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思乡而不能归的感伤凄凉。
所谓“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笛作为诗歌意象也染上了时代气息,深刻体现着时代风貌和社会现实,也蕴含着诗人自身的情感心理。
以上笔者从四个方面简单探讨了笛与唐诗的联系。笛被唐诗表现演绎并成为深具内涵和味外之味的审美意象,而它亦以其独特魅力从本质上影响了唐诗,拓展了唐诗的表现能力,丰富了唐诗的风貌。可以说,笛与唐诗诠释了乐器与唐诗的一种更为内在的联系。
 
注释:
①吴相洲.唐代歌诗与诗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5):2-21
②文中所引唐朝其他诗人的作品均出自彭定求等编著.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4.下不另注.
③④蔡琰.诗中有乐——音乐与唐诗意境[J].汕头大学学报,2007(6):9
⑤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⑥逮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M].北京:中华书局,1983(9).
⑦夏征农等.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⑧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⑨宗白华.艺境.[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9).
 
参考文献:
1.吴相洲.唐代歌诗与诗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5):2-21
2.朱清泉.中国古代笛属乐器的历史研究[D].郑州:河南大学,2004.
3.白海燕.唐代音乐艺术及其审美意识[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7(7).
4.刘育霞.唐代音乐诗浅探[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9(5).
5.蒋宁.中国笛箫文化[D].太原:山西大学,2004.
6.孙焕英.李白与笛子艺术[J].音乐天地,1998(1):23、30
7.郝益军.李白的咏笛诗[J].齐鲁艺苑,1998(3):42-43
8.田维丽.李白诗中的笛声意象浅析[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5):97
9.刘华.边塞诗人李益及其诗中的笛声[J].作家作品,2009(7):100
10.蔡琰.诗中有乐——音乐与唐诗意境[J].汕头大学学报,2007(6).
11.周仁成.唐代笛声意象浅析[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3(11).
12.高翠霞.论笛的三个层面与唐诗的关系[J].《乐府学》,2009(8).
13.傅满仓.月明羌笛戍楼间——浅析唐代边塞诗中“月”与“乐”意象的运用[J].甘肃高师学报,2003(3).
14.刘新文.笛子类的意象在北宋诗词名篇中的作用[J].唐山学院学报,2004(9).
15.阎福玲.横吹曲辞《关山月》创作范式考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