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活动 > 活动讲座 > 正文
中国与东亚国际古谱学研讨会——自由研讨综述
2016-06-01 20:11:00 发表 | 来源:中国音乐学网

时间:2016年4月17日,13:30
 
地点:上海音乐学院 中楼217
 
主持人:赵维平 教授
 
综述、摄影:吴洁 
 
本场自由研讨的主题围绕中国与东亚的古谱展开。会议由上海音乐学院的赵维平教授主持,陈应时教授、日本法政大学的Steven G. Nelson教授、在读博士生李小艾、武汉音乐学院的郑荣达教授、西安音乐学院的程天健教授、宁波大学音乐学院的喻辉教授、香港大学的杨元铮教授、上海音乐学院叶国辉教授、于韵菲老师、广西艺术学院的漆明镜副教授、浙江音乐学院温和老师等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与讨论。 
 
该场研讨会的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首先,Nelson教授将《源氏物语》中的女性绘画制作成画卷,并从相关日记中截取出乐人演奏乐器的图像。其中包括:七弦琴、琵琶、筝等乐器。在平安时期,筝具有着重要的地位。到了江户时期,主要用于地歌。而当时的筝与现代筝无论在音色上,还是弦的制作材料上都有所不同。此外,还就具体的调弦法,壹越性调、双调以及形成的音阶排列等予以具体分析。并就《仁智要录》(卷1)中记载的左、右手案谱法进行解释及演奏。Nelson教授在“弦合”、“拔和”、“调子”三种类型的独奏曲中,选取出具有代表性的曲目。以“壹越性调”的《弦合》、《拔合》、《由加见调》为例,分别就具体的演奏手法、乐曲特征、乐句构造以及旋律构成等逐次进行分析与示范。 
 
 
第二部分围绕沈正国老师所带来的一件仿正仓院所制的五弦琵琶展开。首先,他梳理了敦煌琵琶复原的历史脉络。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为了演绎需求而最早仿制的敦煌琵琶。到九十年代在敦煌研究院项目下所制的琵琶。都在外型上与敦煌琵琶十分接近,但在品位上仍采用现代筝24品的形式。二十一世纪开始,出现了一股敦煌乐器复制的热潮。乐器的制作理念各不相同。2002年,沈正国老师通过对正仓院资料的调查所复原出的五弦琵琶,由于演奏技法所限,在演奏时仍采用现代筝的演奏方法。直到2014年在宁波博物馆展出时,演奏家方锦龙采用拨子演奏,打破了“千年混血”的形式。 
 
 
对此,陈应时教授就五弦琵琶中所牵涉到的“小”谱字音位问题进行探讨。温和老师则从文献学和图像学的角度,对五弦琵琶的“孤柱”问题做出一番思考,对琵琶类乐器中出现的“孤柱”予以解释。此外,Nelson教授也对采用图像学的视角作为史料依据的科学性提出一些建议。最后,郑荣达教授从乐器法的角度,对所加“孤柱”的具体位置加以分析。 
 
第三部分的研讨主要从日本学界对于乐谱的译谱及乐器的复原方面展开。这些无疑都是日后复原音乐的核心问题。对此,Nelson教授首先指出了我国目前已出版的乐谱中所存有的不足之处。例如,由藤原师长所传的两本乐谱《三五要录》和《仁智要录》中,在壹越调和双调中某些常识性问题上,国内学界与日本理论界在研究上存有脱节。其次,他阐释了我国唐乐传入日本之后的变化。就现今日本唐乐来看,在壹越调上,两三个调同时演奏的情况十分常见。继而揭示出日本在音域走向上对于不协和音的偏爱。这种厚实的支声复调形式更接近于西方的思维模式。此外,他就学者田边尚雄提出的“乐制改革”等问题提出质疑,并对远藤彻教授对音乐理论及复原方面的研究予以高度评价。最后,从著名学者林谦三的古乐复原开始,到年轻一代学者田锹智志所复原的《万岁乐》,Nelson教授指出随着时代的推进,学界对于音乐的复原及理解都在发生变化。对当今复原作品予以肯定的同时,亦对音色的不平衡等细节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对此,赵维平教授就日本所复原的唐乐提出一个重要的问题。即:演奏的究竟是日本的唐乐?还是中国乐?这是两种不同的概念。Nelson教授的回答是:唐乐由平安时期从中国传入日本,到了镰仓时期,尤其是江户时期发生了变化。继而,赵维平教授做了进一步的补充:唐乐作为一种俗乐,进入日本宫廷后变成仪式化的燕乐。换言之,它从传入之初就已发生变化。在敦煌壁画中,飞速旋转的舞伎表明音乐速度之快与现今日本复原的音乐有所差异。然而,这种差异并非只是单纯的音乐速度问题,而是仪式化和非仪式化的问题。由此,Nelson教授延伸到对于音乐速度问题的关注上。温和老师从乐谱角度出发,对五弦琵琶谱中与速度有关的一些注解予以探讨。此外,郑荣达教授就日本学者在进行古谱翻译时,究竟是采用固定音高还是首调来进行译谱的问题,与Nelson教授、陈应时教授等展开热烈的探讨。 
 
本次自由研讨会议就中国与东亚古谱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乐器与音乐的复原问题等进行了深度的探讨。既涉及唐乐东传日本后的流变问题,也涉及在演奏、译谱、乐器复原时引发的一些细节问题。这些都对于今后古谱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展开具有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