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音乐财经 > 音乐财经 > 正文
小众的音乐节不赚钱?或许你的看法需要改变一下了
2017-08-15 14:01:22 发表 | 来源:商学院

   在刚过去的5·1小长假,“80后”的你如果按惯例去了草莓音乐节,会发现自己被更年轻的一代簇拥着,他们颜高、青春、有活力。当你感慨万青、李志、痛仰和新裤子这些“老艺人”们的新歌不再能激发你往日情怀时,你会被不知名小鲜肉的火爆现场惊的目瞪口呆——这也能叫摇滚?

上海草莓音乐节期间,微博上谈及最多的不是百万重金请来的格莱美多次提名的Charli XCX,也不是朋克始祖Ramones乐队目前唯一在世的成员Marky Ramone,更不是谢天笑、李志他们,是华晨宇——综艺走红的90后流行歌手。

草莓音乐节正在逐渐颠覆音乐节的传统印象——摇滚的、纯粹的、自由的和嘈杂的、失序的,它或许正在流失梳着脏辫儿举着大旗,台下pogo、跳水的纯粹狂躁的摇滚迷,逐渐呈现出大众化趋势,让音乐节真正走进普通人生活。草莓音乐节隶属于摩登天空有限公司,2009年由摩登天空创办。

民谣、朋克、电子、流行,音乐类型多元;美食街、创意市集、科技体验,商业植入入口众多。现场满是各种企业摊位,扫一扫可以得到陌陌的纸贴、戴尔的鼠标垫儿或者是KFC的纸巾……

草莓音乐节的多元性、包容性、流行性和商业性,意味着草莓音乐节的受众越来越广,也便由此获得越来越多商家的青睐,并于近几年迅速在众多音乐节中拔得头筹,刷屏朋友圈和微博,盈利稳居音乐节之首。

事实上,音乐节是门盛大的生意,体量规模大,商户多,资金流量也不小。据了解,2014年草莓音乐节总营收1.2亿,净利润1200万,仅在北京、上海联合举行的超级草莓音乐节三天内有26万人参加,营收在4000万~5000万元之间。2015年草莓音乐节总营收1.8亿元,净利润3000万。

沈黎晖说中国只有15%的音乐节是赚钱的,草莓音乐节是其中一个。那么数十万人狂欢的音乐节究竟是一门怎样的生意?情怀、商业和创意何以齐头并进?

狂欢者背后的商业市场

音乐节的主办方们喜欢制造充满矛盾修辞的主题来吸引特立独行的年轻们,今年草莓音乐节的主题是“孤独的巡游者”。

摩登天空副总沈钥接受《商学院》采访说:“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虽然来到草莓这样一个大派对狂欢,但属于自己的孤独其他人根本无法体会。”

来这里的年轻人是否孤独不得而知,但从微博朋友圈的发布的信息来看,对于内敛的中国人来说,草莓音乐节的确给人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狂欢契机,而“草莓”这个“巡游者”则将陆续在十几个城市登陆与当地的年轻人进行“孤独”的互动。根据沈钥介绍,上半年已经敲定的城市有武汉、上海、西安、广州和成都,下半年尚未敲定,但预计应该在十二场左右。

草莓音乐节目前主要盈利模式为赞助和票房收入,一般来说,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的票房收入占到了总收入的70%。

在没有草莓音乐节的城市,年轻们还可以通过直播看到音乐节上发生的新鲜事。2015年4月,摩登天空子公司推出了“正在现场”APP。这款APP的出现不仅仅意味着音乐节本身的传播,更是草莓音乐节的在线宣发与票务,根据沈钥介绍,本次上海超级草莓音乐节,通过“正在现场”APP购票接近50%。

沈玥介绍,基于“正在现场”积累了足够的用户数据,音乐节期间又吸引千万流量,在此期间,由直播页面直接引入的周边产品也是重要收益之一。沈玥说:“较其他电商网站,音乐节直接带来流量,可省去大量营销工作,所以以后将进一步尝试电商开发。去年VR直播的同时,卖出几万副VR眼镜。”据摩登天空提供的数据显示,2016年北京草莓音乐节在“正在现场”平台上,仅窦靖童的演出直播页面就被点击了68.37万次,这个数字大约是当天草莓音乐节入场人数的17倍。

2015年底,完成了包含艺人经纪、唱片版权、现场音乐、移动互联网应用、线下实体运营、音乐媒体等项目在内的全产业链整合的摩登天空,与复娱文化达成了包括 1.3 亿现金及未来 30 亿投资计划的合作。

现在,沈黎晖对外已经改口将摩登天空为互联网公司,而他做的音乐节,不像是伍德斯托克,更像是西南偏南式的融合科技、交互体验、电影与音乐的跨界音乐派对。西南偏南这是一场十五万人体量的融合性音乐节,十天时间,除了一百支乐队的演出,还有上百场跨科技、设计、音乐、艺术的演讲和论坛可供体验。

草莓音乐节有西南偏南的影子。去年,草莓音乐节的主题为“虚拟即现实”,为了配合主题,采用VR技术进行现场直播,承担直播任务“正在现场”直播平台。而今年,沈黎晖吸引了滴滴、陌陌、惠普、戴尔等科技互联网公司进驻,这些看似与音乐不相关的赞助商在演出现场搭起了随处可见的广告展台。

据沈钥介绍,在音乐狂欢之外,摩登天空试图提供艺术、文化、时尚以及丰富的周边所带来的多元生活方式,而审美是将一切结合起来的核心。

音乐节上的营销大战

既然是一个多元化的狂欢派对,一定是有吃有喝有穿有消费。

时尚是草莓音乐节的主打基调。在今年的上海超级草莓音乐节上,摩登天空与香港潮流杂志《MILK MART》合作打造STRAWBERRY MILK MART,并吸引Berberjin、Have A Good Time等潮牌,以及著名杂志《Lightning》与《CLUTCH》等潮流杂志编辑部成员前来助阵。

吃、住、行的营销方式更是五花八门:滴滴顺风车邀请民谣音乐人马頔和电台主播伍叁伍伍,一起开顺风车去上海超级草莓;艺龙则推出“特别的酒店给特别草莓的你”优惠活动,草莓举办地周边合作酒店预订享受6折优惠;美食方面,据沈玥介绍,餐饮街的主要合作伙伴是Hi菓,另有Tube Station 站点、DO、食之秘等国际型品牌餐饮可选择。而其他赞助品牌还有乐堡啤酒、百龄坛特酿、魔爪、肯德基、星球大战、吉利帝豪、施华蔻、ALIENWARE、陌陌、戴尔、唯他可可椰子水、凯朵、阿芙、OnlyLady、露得清、STANCE、惠普、美特斯邦威、OFO等。

商家展位多意味着有秩序混乱的隐患,沈玥坦白的说:“这些赞助商展位本身是吸引人的,但是有一个问题是有些展位的DJ很响很吵,对于正在为舞台调音的主办方来说,有时会造成困扰;当然从观众体验来说,也有很多人跑到商家展位前跟着跳舞,他们很开心,所以这会有点矛盾,但总体来说,我们认为商家的进驻为草莓带来了更加丰富的体验。”

沈钥介绍说,对于商家的促销活动,作为主办方的摩登天空有相应的管理和限制。首先是安全问题,展位搭建的高度面积、坚固程度、土地承重都有严格限制;活动期间,零销的行为规范,比如对免费派发的规模也会有相应限制。

“我们不希望助长贪便宜的风气,希望这些品牌的创意总监能够真正的从审美上打动人们,而不是靠免费的东西吸引人。我们不希望草莓音乐节加重社会功利性,而是实现审美性的引领。”

根据沈钥介绍,由于今年原计划的北京周边的超级草莓音乐节未能举办,很多赞助商涌入了上海,所以此次超级草莓音乐节非票务收入占比高达40%,较以往30%的比重有较大的提升。非票务收入主要包括商业赞助、衍生品出售和版权分销。而赞助商主要看好的是草莓音乐节上年轻的受众群体。

大爱成都音乐节视觉总监李刚分析说:“我并不看好室外音乐节,不可抗拒因素太多,但摩登天空和迷笛这种老牌音乐节,短时间内能够成为焦点事件,聚集大规模人气,媒体充分曝光,所以大品牌一跟就是好几年。今年迷笛,30多个直播平台同时首页推送,赞助这种活动,商家还是有较好的回报的。只要有人群密集处,就有可利用的商业价值。”2012年举办的大爱音乐节是国内第一个流行音乐节,投入千万,体量为十万人,收入不达预期。

从“伍德斯托克”到“西南偏南”

是挣扎拥抱情怀,还是理性拥抱商业,与之相对的是伍德斯托克或西南偏南的选择。

1969年举办的伍德斯托克音乐节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户外音乐节,40万嬉皮士涌进伍德斯托克小镇,呼吁“和平、反战、博爱、平等”。这也是历来少见铜臭味儿的一次音乐节,标榜“音乐与艺术的结合”。此后举办的音乐节大部分是想实践伍德斯托克精神,积极筹办公益性演唱会,同时抒发了年轻人对音乐的狂热。

作为一场象征自由和鼓励颠覆的运动,伍德斯托克精神曾影响了一代美国人,尤其是IT领域,其狂热追随者不乏乔布斯和黑客之父艾比.霍夫曼这样的科技领袖,有人评价说,伍德托斯克就是植入未来社会的芯片。

中国的第一个音乐节——迷笛音乐节,初衷便是打造伍德斯托克式传奇。2000年的5月1日,迷笛学校校长张帆自费五万在自家学校开了个校内汇报演出。秉承伍德斯托克精神,演出免费,因为正值假期,两晚吸引了一千多观众。

由于诞生于校园,免费开放,同时又设置了有关社会和青年思想的主题,迷笛被称为中国“伍德斯托克”。

2004年,迷笛音乐节迁移至北京雕塑公园,开始售票进场,那年吸引了8万现场观众,从此打开了迷笛商业大门。但直至2007年,迷笛音乐节才实现收支平衡,而也是这一年迷笛的对手草莓音乐节诞生了。

相比较草莓的多元化和包容性,迷笛在合作方的选择上非常谨慎。要进驻的企业必须经过严格审核,不接受冠名,不能在场地插旗帜,音箱上的LOGO必须是黑白。因为跟迷笛的调调不符,张帆拒绝过的品牌有伊利、蒙牛、李宁、燕京……

张帆曾公开表示,迷笛不靠赞助商赚钱,一年有几百万收益,音乐节贴钱贴的起。张帆的这种对商业的高傲的不妥协态度为纯粹摇滚迷所推崇,并使其拥有稳定而高质量的音乐爱好群体。与此同时,其主打的金属和硬摇滚因在国内占据小众市场,意味着迷笛很难进入主流人群视野。

这么多年来,关于主打硬摇滚的迷笛与主打年轻时尚的草莓,谁才是中国最好的音乐节,争议不断。但关于“好”如何定义很难界定,但单就商业来看,草莓音乐节因更贴近大众,在数量和体量上已然占优势。

著名音乐评论人张晓舟曾评论说:“越是标榜自由精神的音乐节,就越需要靠谱的商业精神。”

张晓舟认为,是摩登天空和迷笛合力让中国的音乐节走上商业正轨,进步惊人,但公共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低下、制作团队严重滞后等问题随着音乐节市场的迅速扩张而越来越突出。而商业化则是这些问题最好的解。

在唱片行业的不景气的今天,户外音乐节杀出重围,成为音乐行业的一个全新突破。而最直观的表现是音乐人可以有不错的收益。据沈玥介绍,草莓音乐节的成本中,艺人出场费占总成本50%,硬体制作15%,场地和报批安保15%,运营20%。其中,艺人出场费从千元到百万元不等。

据李刚透露,万人级别的音乐节要至少要投入千万成本,艺人费用占总成本的60%~70%。

沈玥表示,对于整个音乐行业来说,草莓音乐节赚不赚钱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音乐节让乐队和独立音乐人有了稳定的收入,音乐人有钱后生活质量改善的同时,也能踏踏实实做音乐了。

不过据李刚观察,真正能从大型知名的音乐节获得丰厚收益的仍是头部艺人,知名度低则出场费低,参加音乐节的意义在于获得演出机会,提高知名度。

来源:商学院